2025年4月3日,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2025年第6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谈紫琪和陶咏真两位老师担任主持,来自22级研究生彭文、张校源、刘志成三位同学展示了在研究生期间所做的科研成果。

彭文同学在《超声辅助合成Cu/Ag中空纳米花及其催化应用》中,创新采用室温超声辅助置换反应法,制备出形貌规整的中空纳米花结构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n(NaBH4):n(4-NP)=50:1 条件下,10秒内即可完成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反应速率常数达 0.524 s⁻¹,是单金属Cu的22.78倍,且循环5次后催化效率仍保持90%以上。该研究为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工业催化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新型催化剂体系。

张校源同学以《多功能发泡硅橡胶的制备及应用》为题,针对传统发泡硅橡胶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设计合成了羟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T7-POSS-OH),通过原位交联技术制备了兼具吸油阻燃性能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研究发现,当 T7-POSS-OH 添加量为15%时,材料回弹性提升37%,吸油率达140%,并成功构建了基于该材料的压敏传感器,在0-90% 压缩形变下电阻响应稳定,可实现人体活动监测。该成果为智能穿戴设备及环境治理领域提供了新型功能材料解决方案。

刘志成同学汇报的《碳/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侵彻性能研究》,通过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与实验结合,系统研究了混杂铺层结构对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芳纶层以K3C6K12U6铺层比例嵌入时,复合材料比吸能达30.25 J/kg/m²,较纯芳纶材料提升16.18%,剩余速度降低至455.42 m/s。该研究揭示了纤维间协同增韧机制,为高性能防护装备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次学术论坛聚焦复合材料领域前沿问题,通过学生报告与老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了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及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论坛不仅展示了我院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为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材料学科的发展。